一是注重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,著力實現清潔生產,將廢棄物進行有機化處理,實現資源循環利用,以改善農村生產、生活和生態環境。
二是倡導“以人為本”。綠色農業要生產出營養合理、衛生安全、數量充足的綠色食物。生產過程中以安全為標準,合理使用農藥、化肥。
三是倡導農業全程一體化管理。將農產品的產前、產中和產后全程進行綠色化管理和控制。
首先綠色農業是真正的貿工農一體化。綠色農業把農產品按產業關聯度,拓展為一個系列,在綠色種植、養殖、加工、流通等方面實行一體化經營。既強調產前的環境監測,又強調產中投入品的標準,還強調產后的綠色加工、銷售,既具有種養業的環境標準、生產標準,又有加工、包裝、貯藏、運輸的生產標準和環境標準,通過企業建立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,保證加工原料的品質劃一,質量達標。
其次,由于綠色食品的收購價明顯高于常規農產品(一般比普通農產品價格高40%左右),綠色農業具有高增值性。第三,由于綠色農業倡導以保護優良生態環境為基礎,以生產安全優質產品為核心,堅持合理開發利用資源,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。努力實現農業的良性互動而不是惡性循環。所以綠色農業特別強調可持續發展。
綠色農業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現實背景:一是源于提升我國綠色食品發展的需要:二是基于現代農業環境的污染逐年加重,農業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嚴酷現實;三是農產品安全性不夠等問題凸顯。
我國目前正面臨著農業人口多,資源少,生產規模小,勞動生產率低等問題.已無法通過增加更多的農業資源來增加農產品的生產,只能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途徑來解決。因此。大力提倡的綠色農業模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發展模式。只有選擇綠色農業模式。才能做到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機結合,生產和保護結合。合理開發和利用結合。只有將綠色農業發展模式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。才能更好地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健康發展.更加符合人類生存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。